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14:40:00
来源:邓正红软实力
中国生物育种产业亟需以软实力重构竞争力:突破“卡脖子”技术构建自主创新链,培育产学研协同的种业领军企业,打通政策供给与成果转化堵点,深度参与全球治理争夺产业链话语权。唯有融合软硬实力,才能实现从技术跟跑到产业领跑的跨越,筑牢粮食安全基石,重塑世界农业竞争格局。
邓正红软实力理论强调,国家竞争力不仅依赖硬实力(如基础设施、经济规模、物质装备),更需通过制度、创新生态、技术等软实力要素提升综合影响力。基于邓正红软实力思想和中国生物育种产业的现状与挑战,中国生物育种产业需以软实力思维重构竞争力:技术端,突破“卡脖子”技术,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企业端,培育领军企业,打造产学研协同生态;制度端,优化政策供给,打通成果转化堵点;战略端,参与全球治理,提升产业链话语权。
一、技术软实力:代际差距与创新体系短板
现状:发达国家已进入“育种4.0”(AI+大数据驱动精准设计),而中国仍处于杂交育种向分子育种的过渡阶段,核心技术依赖进口。
软实力短板:
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基础研究薄弱,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导致技术代际差异。
研发与应用脱节:产学研协同机制不完善,技术转化链条断裂。
提升路径:
构建“国家实验室+企业”联合攻关模式,聚焦基因编辑、智能设计等前沿领域。
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优化科研评价体系,鼓励长期性、颠覆性创新。
二、企业软实力:规模分散与创新势能不足
现状:中国种企超7000家,TOP5市占率仅12%(国际巨头达80%),企业平均研发投入不足5%(国际领先企业超15%)。
软实力短板:
产业集中度低:市场碎片化导致资源重复投入,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创新势能缺位:短期利润导向抑制长期研发投入,企业战略视野局限。
提升路径:
推动行业兼并重组,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种业航母”。
实施税收减免、研发补贴等政策,激励企业增加创新投入。
三、制度软实力:成果转化与创新生态梗阻
现状:90%科研成果未产业化,育种技术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软实力短板:
转化机制僵化: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科研人员市场化意识薄弱。
政策协同不足:农业、科技、产业政策缺乏联动,未能形成支撑合力。
提升路径:
建立“技术经纪人”制度,搭建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对接平台。
简化生物育种产业化审批流程,试点“研发-推广”一体化示范区。
四、战略软实力:全球竞争与市场话语权
现状:国际种业巨头垄断核心专利,中国主粮单产仅为发达国家的60%~80%。
软实力短板:
国际标准参与度低:缺乏全球生物育种规则制定的话语权。
市场开放风险:外资种企抢占国内市场,本土品种竞争力不足。
提升路径:
推动“一带一路”种业合作,输出中国优势品种与技术标准。
建立生物育种安全审查机制,平衡技术引进与自主可控。
结论:软实力整合驱动生物育种跨越式发展
中国生物育种产业需以软实力思维重构竞争力:
技术端:突破“卡脖子”技术,构建自主创新体系;
企业端:培育领军企业,打造产学研协同生态;
制度端:优化政策供给,打通成果转化堵点;
战略端:参与全球治理,提升产业链话语权。
通过软硬实力的深度融合,中国有望在生物育种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跨越,保障粮食安全并重塑全球农业竞争格局。
【人物简介】邓正红,中国软实力之父,创立邓正红软实力思想,建立企业软实力理论、软实力函数、软实力指数工具和软实力油价分析模型,开创能源软实力、低碳软实力和产业软实力,第一个对软实力系统量化与价值评价,拥有基于企业、城市、国家之软实力指数与软实力价值评估计算一整套自主知识产权,独家发布企业(世界软实力500强、中国上市公司软实力100强、央企软实力排名)、城市(中国内地城市和地区软实力排序、中国国家高新区软实力排序)和国家(全球软实力100强)三大软实力排行榜,国家电网《企业软实力丛书(核心价值、核心模式、核心实力)》总策划及撰稿人。提前18个月精准预言2020年3月国际油价暴跌,参与国家能源局页岩油发展研究,为形成符合我国特色的页岩油发展思路提供了有益参考。出版《页岩战略:美联储在行动》《页岩战略Ⅱ:非常规变革》《页岩战略Ⅲ国家石油(突围低油价困局、减产联盟在行动、产油国地缘风险、原油史诗级崩盘)》《软实力:中国企业的破局之道》《巧实力:竞争环境下的聪明策略》《再造美国:美国核心利益产业的秘密重塑与软性扩张》《大国互联:上市与较量》《低碳创新:绿色潮流下的获利方法》《绿公司:低碳商机操作指南》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