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21:10:00
川观新闻记者 张庭铭 底伊乐
“感谢李哥哦,孙总承诺给我们工资中的第一笔钱已经打到卡上了。你们调解得好,一次性就帮我们把问题解决了。”4月7日上午10点,眉山市仁寿县综治中心的调解员李栋良就收到了陈菊(化名)发来的感谢微信。
2021年,在孙柯(化名)带领下,陈菊和工友们一起从眉山前往新疆乌鲁木齐务工,工程做完了,陈菊和工友们的工钱却没有结完。无奈之下,今年2月,陈菊和其他15名工友来到仁寿县综治中心求助。3月17日,在李栋良的调解下,孙柯承诺分阶段支付拖欠陈菊和工友们的18万多元工资。
陈菊的经历只是一个缩影。为了让群众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仁寿县规范建成集信访接待、多元化解、诉讼服务、公共法律服务、行政争议化解等多中心为一体的综治中心,通过集中办公、集约管理、集成服务等方式,让人找服务变为服务找人,确保群众化解纠纷最多跑一地,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矛盾纠纷得到一站式化解。
主动发起+派单调解 让群众来了能解决问题
有了矛盾纠纷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哪个人的情况,一直是群众纠纷化解的难点和痛点。
“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们县的综治中心采取公检法司部门等常驻、3个矛盾高发领域部门轮驻以及专业调解组织入驻的集中办公、集成服务模式,让群众一进来就可以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 仁寿县综治中心副主任张峻宾介绍,与一般的纠纷调解机构最大的不同,他们还通过专业机构介入+派单调解,让“人找服务”变为“服务找人”。
按照相关处理流程,当群众遇到矛盾纠纷前来求助时,综合治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就会引导他们前往一窗式受理窗口。窗口工作人员研判后,会根据矛盾纠纷的类型引导群众到入驻的部门窗口进行处理。“这就明确了群众有了纠纷,该谁来管的问题。” 张峻宾说。
仁寿县综治中心还采取了主动发起+派单调解的机制。如果纠纷的情况比较专业或者复杂,就由在综合治理中心入驻的该领域政府部门和专业调解机构(组织)主动发起调解,联系当事双方解决;如果纠纷较为简单,就由入驻的部门窗口通过受理系统直接派单给专家调解员,再由专家调解员主动联系群众进行调解。
红黄双色预警 防止“踢皮球”“慢作为”
如何保障调解质量,防止“踢皮球”“慢作为”的问题?为此,仁寿县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还探索出了红黄双色预警,严格对矛盾纠纷进行销号管理、跟踪问效,确保调解的质量。
按照相关制度,综合治理中心在矛盾纠纷调解信息系统内设置了办理倒计时、临期提醒、超期督办等功能。如果一个矛盾纠纷30—60日内没有调解,那信息系统内将自动将这个纠纷标注为黄色,将由综合治理中心相关人员提醒责任部门或者调解员;如果一个矛盾纠纷超过60日还没有进行调解,那信息系统内就会自动将这个纠纷标注为红色,中心会制发通知,要求责任部门或者调解员整改。
该负责人介绍,综合治理中心运行以来已经接待群众11791人次,法律咨询1552件,办理信访及矛盾纠纷事项251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