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5 08:23: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针对教育领域的大动作不断:签署行政令启动教育部解散程序;削减高校及科研机构经费;以停止提供联邦资金为威胁,勒令多所高校进行“整顿”……一系列政策举措在美国国内引发激烈争议。
削减联邦机构,教育部首当其冲
当地时间3月20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行政令,要求教育部长琳达・麦克马洪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推动教育部的关闭,将教育管理权归还各州。
根据美国宪法,作为联邦机构之一的教育部若要关闭,必须通过国会立法程序。美媒分析,尽管决定权在国会手中,但政府能以“效率”的名义,通过削减资金和裁减工作人员来摧毁该部门。据《今日美国报》近日报道,自特朗普第二个总统任期开始后,通过裁员与“买断”,教育部员工数量已从4133人缩减为2183人。特朗普在行政令发布当天的讲话中表示,赞赏教育部已成功削减约50%员工的行动。
除了教育部,美国政府的“砍刀”还挥向科研经费。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日前宣布,将资助项目的间接成本占比上限调低至15%,远低于此前27%至28%的平均水平。间接成本是指与研究项目无直接关联、却为研究提供支持的费用,如实验室维护、设备折旧、行政管理等费用。受此影响,美国多所大学不得不中断科研项目、关闭实验室甚至裁减员工。
专家分析,特朗普政府将联邦层面的官僚主义视为威胁美国长期竞争力的一大挑战,其施政的一个核心要点就是强化总统行政权力,改革联邦政府现有制度,包括裁撤部门、裁减雇员、削减开支等。针对教育领域的相关举措也是该计划的一部分。
白宫近日发布的一份简报指出,美国教育部自1979年成立以来已经花费了超过3万亿美元经费,但以标准化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并未得到提高。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也宣称,削减科研经费的新举措每年可为联邦政府节省约40亿美元,有助于将更多资金重新分配到直接科研活动中。
“共和党人中的极端保守派要求缩减债务规模。同时,减税是特朗普政府的一个重要政策。为了填补减税‘窟窿’,把账面‘做平’,裁撤政府机构、削减人员和预算成为选择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外交政策研究室主任肖河分析,与其他联邦部门相比,教育部成立时间较短,职能相对单一,关闭影响相对较小。同时,教育部又属于法定行政部门,特朗普政府认为拿其“开刀”,可彰显政府决心。
以保守主义重塑美国教育生态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签署的推动关闭教育部行政令还规定,任何仍在接受教育部资金的项目和活动,都不得“宣扬多元化、公平与包容(DEI)或性别意识形态”。
DEI政策原本旨在促进工作场所和教育机构中所有人的公平待遇及充分参与。1964年,美国通过的《民权法》成为该政策落实的法律保证。长期以来,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在该政策上存在尖锐对立。特朗普1月20日就任美国总统当天即签署行政令,叫停联邦资助DEI项目,并将解散联邦机构相关项目工作团队。
美国两党教育理念不同。民主党强调教育公平,美国教育部创建于民主党总统卡特任期,初衷是通过联邦资金和政策保障教育公平。共和党则更强调扩张私立教育,减少教育部门作为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废除教育部是美国保守派的长期目标。
专家指出,特朗普政府推动关闭教育部并非单纯的机构改革,而是要以保守主义价值观重塑美国教育生态。
肖河分析,在美国保守派看来,教育部并不是一个中立的、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部门,而是被掌握在自由派手中的“政治工具”。特朗普政府试图以关闭教育部升级“文化战争”,争取更多保守派选民的支持。
美国高校也成为“清算”对象。据美媒报道,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以削减联邦经费施压各高校“自我审查”。2月份,全美有近两百所高校在官网删除了DEI政策内容。
多所高校被美国政府勒令“整顿”。自去年10月新一轮加沙冲突爆发后,包括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在内的多所知名美国高校爆发抗议浪潮,参与学生表达了声援巴勒斯坦、反对以色列战争行为的立场。3月初,美国政府称哥伦比亚大学纵容校内“反犹主义”活动,以“砍掉”4亿美元联邦教育经费威胁该校进行“整顿”。近日,哈佛大学也因相同原因遭受联邦政府的审查,该校价值90亿美元的联邦合同与拨款也面临“断供”风险。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认为,从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政策举措看,其第二任期的施政目标十分明确,即落实竞选承诺,巩固保守主义基本盘。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这种相对激进的动作,在国内打开局面,探索自己的施政空间。
“紧箍咒”勒疼了谁?
特朗普政府抡向教育的“三板斧”,引发激烈争议。
有教育界人士警告,关闭教育部将对美国教育体系造成深远影响,尤其冲击低收入和弱势学生群体。彭博社的报道指出,政府声称教育部的职责可以转移至地方政府,但进行这样的重组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数据显示,去年,教育部向近1000万名学生发放了约1210亿美元的联邦补助金、贷款和勤工俭学计划资金,其资金支持了超过10万所公立学校。《纽约时报》称,围绕教育问题的深刻党派分歧已有数十年之久,夹在其中的是5000万公立学校学生。
教育部负责的贷款及资金分配事宜涉及众多学生的切身利益。目前来看,特朗普政府关闭教育部的行政令,除了存在司法程序上的变数外,还面临较大舆论压力。专家指出,在该问题上的争议也凸显一个事实:美国社会根深蒂固的教育不平等问题并未得到真正解决,长期追求的所谓“教育平权”也没有实现。
而针对高校的相关举措,影响已经显现。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近日宣布,受到美国联邦政府削减经费的影响,该校将在美国内和境外裁减超过2000名员工。宾夕法尼亚大学宣布削减35%的研究生招生,南加州大学宣布暂停部分博士生项目的招生。
近日,约1900名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学院成员发布公开信,呼吁特朗普政府“停止对美国科学事业的全面攻击”。公开信说,“特朗普政府正通过削减研究资金、解雇数千名科学家、取消公众获取科学数据的权限以及迫使研究人员出于意识形态原因改变或放弃工作”,“重创美国的科学事业”。
另据外媒报道,面对特朗普政府不确定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多科研人员考虑离开美国。英国《自然》杂志近期开展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在1600多名完成调查问卷的美国科研人员中,约75%的受访者考虑离开美国,去“任何支持科学的地方”。调查还发现,这一趋势在职业生涯起步阶段的科研人员中尤为明显。
肖河认为,特朗普政府的教育政策为保守主义价值观重返美国教育体系打开方便之门。未来,美国在教育问题上的政治极化和党派对立或将进一步加剧。党争入侵教育领域,也将进一步削弱美国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吸引力,给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带来负面冲击。(本报记者 李嘉宝)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4月05日第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