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17:19:00
春日暖阳,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游人如织。迎宾广场中央,北宋画家张择端的石雕像矗立,在塑像身后,16米长的市井铜版浮雕再现千年前的汴京盛景。
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开封打造清明上河园景区。近年来,景区采用“文化+科技”等模式,开发上新文旅项目,让传世名画“动”起来,年接待游客突破800万人次。
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打造的清明上河园。石 斐摄(人民视觉)
清明上河园上善门南侧,《飞越清明上河图》球幕影院惊呼不断,一个直径12米的IMAX球形巨幕将游客包裹。随着座椅模拟上升、俯冲,北宋汴河两岸的市井烟火气扑面而来:商贩吆喝声此起彼伏,驼队穿行于街巷,虹桥上行人摩肩接踵。镜头一转,游客又随飞鸟掠过山峦瀑布,“潜入”黄河深处见证“城摞城”的奇观。
游客体验《飞越清明上河图》项目。邢潇月摄(人民视觉)
“座椅晃动时,我下意识伸手去抓路边的‘灯笼’!”山东游客赵倩感叹,上一秒还在感受战争场面的宏大,下一秒就置身“一夜鱼龙舞”的元夕街头,“这哪里是‘看画’,分明是‘入画’。”
借助数字技术,球幕影院重现了《清明上河图》中数百个人物、60余匹牲畜、20多艘船只,动态画卷的细节精度达到毫米级。该项目入选第一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名单,成为感受传世名画的新晋打卡处。
裸眼3D欣赏名画的同时,一场奇幻赏也让宋文化“触手可及”。在《爱雅宋》第四重“画”之境中,AI技术将静态千年古画转化为动态数字长卷:汴河船只随水流摇曳,酒肆旗幡随风摆动,游人甚至能“嗅”到画中酒坊飘出的淡淡醇香。
2024年9月,耗资6000万元打造的宋文化沉浸式奇幻赏《爱雅宋》亮相。该文旅项目以“琴、棋、书、画、天问”五重场景为脉络,深度融合《清明上河图》元素,营造出一个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
“孩子们去触碰画中的蝴蝶,才发现是全息投影。”河北邢台的研学团带队老师胡明表示,机械装置、激光控制、触感反馈等技术,让孩子们在虚实交织的空间里与古人对话。
夜幕降临,随着乐声响起、光电交织,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上演。《醉东风》这一幕中,《清明上河图》画卷在水面缓缓展开,上百名演员化身宋朝人物,再现画中的市井百态。
景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大宋·东京梦华》以八阕经典宋词、一幅传世名画为线索,投入了700多名演员、3000套宋式华服、数以万计的灯光共同演绎。勾栏瓦肆的喧闹、阵前战马的嘶鸣、晓风残月的离别,百余年的北宋历史被浓缩在70分钟的演出中。
开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刘东说,开封探索发掘《清明上河图》文化IP,从一幅画到一座园再到一座城,构建起特色鲜明的城市品牌形象。
文/张文豪
编辑/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