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12:30:00
为进一步提升肾内科护理服务质量,为患者打造优质护理体验,黄浦区肿瘤防治院肾内科以“医”心“医”意服务品牌为引领,从单病种、饮食、运动、心理、康复等多个维度全面发力,通过一系列细致入微且行之有效的行动,汇聚成强大的守护力量,全力帮助肾病患者走向康复,重燃生活希望。
肾内科收治的患者病情复杂多样,其中慢性肾脏病、肾衰竭等单病种患者占比较大。针对这些疾病特点,科室精心组建了专业的单病种护理团队,为患者提供全周期、精细化的护理服务。
在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护理中,护理团队依据患者不同的分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对于需要长期透析的肾衰竭患者,护士们不仅熟练掌握透析技术,还格外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科室建立了完善的随访制度,责任护士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及时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耐心解答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特殊节日时,护士们还会为患者精心准备相关活动,让患者即便身处病房,也能感受到浓浓的关爱。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护理措施,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也大幅提升。
在肾内科病房,一系列神奇的“小道具”——营养转盘,成为了肾病患者的得力助手。血糖生成指数速查盘,能帮助肾病患者了解不同食物升高血糖的速度,对于合并血糖问题的肾病患者而言,可合理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有效减轻肾脏在血糖代谢方面的负担。各类营养素作用和推荐食物速查盘,清晰标注着营养素的作用与推荐食物。患者在规划饮食时,借助它就能明确营养摄取方向,比如需要补充优质蛋白时,就能快速找到鸡蛋、牛奶等食物。食物营养成分速查盘,将常见食物的蛋白质、磷、钾等关键营养素含量以数字形式直观呈现,让患者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常见食物嘌呤速查盘,将食物按嘌呤含量分为高、中、低三档,并用不同颜色标注,海鲜、动物内脏等食物被醒目标记为红色警戒区,而大部分蔬菜水果则安全地处在绿色区域。患者反映,有了这个转盘,就餐时就能轻松避开“嘌呤陷阱”。
这些营养转盘不仅方便实用,更在潜移默化中帮助患者建立了科学的饮食观念。患者通过将日常饮食与这些转盘时时对照,能够直观地发现饮食中的偏差与不足,从而逐步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切实为肾脏减轻负担,真正做到精准营养,为肾加油,有力地助力身体康复。
对于肾病患者来说,运动并非盲目进行,而是一场需要科学规划的康复助力行动。在肾内科,医护团队积极推行适宜肾病患者的运动康复方案,将太极拳、八段锦引入日常护理。每周固定时间,护士会带领病情稳定的患者在病房活动区练习太极拳。医护人员耐心指导,患者们认真模仿,从起势的沉稳宁静,到收势的气定神闲,在柔和的动作中,促进全身气血循环,既增强了体质,又舒缓了长期患病的焦虑情绪。八段锦同样备受欢迎,在医护人员的带领下,患者们跟着节奏,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位,有效调节脏腑功能,为肾脏健康加分。
对于行动不便的卧床患者,肾内科医护人员也给予了充分关注。他们会定时来到病床前,指导患者进行床上肢体活动。轻轻握住患者的手,协助他们握拳、伸展,鼓励患者自主抬腿,每次动作都耐心计数,保证锻炼效果。踝泵运动更是每日必做,护士们亲自示范,患者跟着一起屈伸踝关节,像给下肢血管安装了一个小“泵”,促进血液回流,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全方位为患者身体机能的康复进程注入强劲动力,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在运动中收获康复的希望。
慢性肾病治疗周期漫长,病情易反复,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而心理状态又深刻影响着病情康复。在肾内科,将心理疏导融入日常护理,为患者心灵“减压”。科室定期组织“护患面对面”交流活动,在温馨的后走廊里,医护人员和患者坐在一起,分享彼此的经历与感受。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心声,不仅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还增进了护患之间的信任,为患者的康复之路注入强大的心理动力。
在肾内科病房,每一次饮食指导、每一次陪伴运动、每一次耐心的心理疏导、每一次细致的康复随访,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正是这些小行动,汇聚成了守护患者健康的强大力量,为优质护理“蓄势赋能”。如今,肾内科病房已成为患者温暖的港湾,助力他们在与病魔的斗争中,一步步走向康复,重新拥抱美好的生活。
记者 / 邵林峰 瞿煌俊
编辑 / 孙冲
图片 / 邵林峰 瞿煌俊
1. “文化加持”转化成利润,田子坊又热闹起来了
2. 聚焦新兴领域党建的热点、难点、落点,“对话·企新”来了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