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蜀道新开出297个盲盒!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17:04:00    

4月26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在成都举行。蜀道考古调查阶段性成果发布:截至目前,已发现沿线分布各类文物遗存1034处,新发现文物遗存297处。

蜀道,中国古代中心地区与巴蜀地区的交通干线,更是体现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等突出特征的线性文化遗产。在国家文物局的统筹下,四川、陕西、甘肃、重庆四省市考古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协同联动,在去年3月对蜀道全线展开系统性调查与研究,初步掌握了6条蜀道主线保存较好路段的基本情况,形成了目前最为准确的“蜀道数据”。

翠云廊景区。广元观察 高志农 摄


碥道、栈道、桥梁

统统藏不住


据介绍,考古人员共调查了蜀道里程2073公里,确认沿线分布各类文物遗存1034处,新发现文物遗存297处。

新发现了形制多样的碥道、栈道、桥梁等道路遗存,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路段碥道形态与桥梁类型的对比研究,充分认识到了道路建造过程中的复杂性与创新性,充分体现了蜀道建设者们因地制宜、巧夺天工的创造性技艺特征。

考古人员还通过考古勘探等方式确认已被埋在土层下的路面,发现了多个时期道路叠压的现象。调查结果表明,金牛道上的碥道保存状况最好,米仓道上的桥梁类型最丰富,荔枝道上的新发现路段最多。


绵阳仙海凤凰山古道。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遗址、墓葬、碑刻

见证蜀道走过千年

此外,还在蜀道沿线新发现了大量的遗址、墓葬、碑刻等文物遗存,实证了蜀道从先秦时期区域通道到秦汉以后国家道路的发展历程,体现了蜀道作为古代国家西南交通大动脉的开创性和连续性。

记者了解到,此次考古调查,在陈仓道上新发现了梁鹿坪遗址先周文化墓葬,为探寻最早的“周道”提供了新的方向;金牛道上新发现十二桥文化时期的三堆遗址、井田村遗址,对探索先秦时期金牛道的历史走向提供了新的证据;米仓道上新发现的龙王堑石刻,包含了自唐、宋、元、明、清共5个朝代的8通文字题刻,充分见证了米仓道绵延千年的历史进程。

而在蜀道沿线新发现的多处建置城市遗址及相关遗存,除了为早期蜀道的选线提供了重要线索外,更实证了蜀道在统一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这些新发现的城址包括了金牛道旁的汉晋新都城遗址;褒斜道上汉晋就已存在的三交城遗址;荔枝道上新发现的重庆垫江县桂溪县城、开州县坝遗址等唐宋时期城址。陈仓道上的凤州古城周边还发现了成体系的烽燧设施,与城市遗址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城防体系。蜀道以国家道路串联区域城市,以关隘、驿铺保障道路正常通行,充分体现了蜀道作为“国道”在秦汉、唐宋、明清等历史时期中的现实价值。

游客在位于广元市剑阁县翠云廊古柏自然保护区柏木古树群中拍照留念。川观新闻记者 李向雨 摄

专家:部分新发现价值重大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子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等专家就考古成果进行了点评,认为部分新发现价值重大。

王子今充分肯定了此次蜀道考古调查的重要成果。他建议未来如果有条件,能够对包括古代关隘等重要的遗存进行试掘,甚至进行相关水下考古,对已被水库吞没的一些文化遗产展开相关工作。

孙华认为,蜀道金牛道广元段新发现十二桥文化时期的三堆遗址、井田村遗址价值重大。“两处遗址为蜀道早期的开辟年代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过去根据文献,一般都说金牛道在战国时期开辟,但是蜀道属于国家的道路,那么周王朝和蜀地怎么联系?显然通过秦岭比通过长江三峡就要便捷得多。所以从大背景来看,周朝已开始开启蜀道符合历史大背景。”

据悉,蜀道的保护利用也在一体推进。结合剑门蜀道的优秀文旅资源,蜀道金牛道文物主题游径已于去年发布,正在形成徒步游和研学游的新的关注点。此次考古调查对川、陕、甘、渝四省市蜀道文化遗产信息进行全面梳理以后,未来还将有望结合各地优势资源,将古蜀道更好进行展示,将更多人能走进蜀道的青山绿水,让蜀道活起来。

来源:四川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