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鹤峰:芦坪乌桃园结“金”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17:01:00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向申荣、常蕾、张丽)4月28日,在鹤峰县太平镇芦坪村的乌桃园里,翠绿的叶片间粉嫩的桃子压弯了枝头。果农们腰挎竹篓,手持镰刀锄头,在桃林间穿梭——有人俯身清除杂草,有人踮脚修剪过密枝丫,一派春耕管护的繁忙景象。

“锄草要趁草根浅,疏果得留健壮果。”果农方毅直起腰,用袖口擦了擦汗,手中镰刀精准割下一株野蒿,“草争肥,虫藏叶,把这两样管住,桃子才能‘吃’饱长好。”他介绍,每年进行3次除草,每次持续十余天,配合疏果时将幼果间距控制在10至15厘米,能让每颗桃子充分吸收阳光和养分。

这片果园的“丰收密码”藏在四季更迭的管护中。春季2至3月,果农们便忙着剪枝塑形,让桃树通风透光;夏季通过控旺、打芽等调整树势,防止枝叶遮挡果实;冬季施足有机肥,改良土壤。针对病虫害,果园采用防虫板物理诱杀与人工巡查结合的绿色防控模式,全年农药使用量减少60%以上。

“去年10亩桃园产了1万斤桃,糖度比传统种植高2度,优质果率超80%,收购价涨了30%。”方毅算起“品质账”,眼里满是笑意。

好品质打开好销路。去年,果园通过“采摘+电商”组合拳实现收益超10万元:60%的鲜果留在园内供游客采摘,线上则通过抖音短视频展示生态种植场景,吸引全国订单,与顺丰合作实现48小时冷链直达,损耗率控制在5%以内。

“好多客户收到桃后又下单,说要送给朋友尝鲜。”方毅翻开手机里的订单记录,最远一单来自深圳客户,他说:“对方说从没吃过这么甜的乌桃,吃完还要回购。”

今年,果园规模从10亩扩至20余亩,预计产量达1.5万斤。除了扩大种植,多元化经营成为新亮点: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果园化身“育苗基地”,培育的桃苗以30元/株销往宣恩、重庆、建始、咸丰等周边县市,最多售100余株。

“周边农户来参观后,不少人买苗回去种,我们免费教技术。”方毅说,标准化种植模式正带动更多农户加入。

从单一种植到“种植+采摘+育苗”三产融合,这片乌桃园的蜕变印证着现代农业的升级路径。春日里剪枝育苗,夏季里控旺防虫,秋季采摘季雇佣周边村民临时务工,农旅结合的思路让荒山变成“聚宝盆”。

“下一步打算再扩20亩基地,搞个‘桃园观光带’,让游客春天来赏花、夏天来避暑、秋天来摘桃。”方毅望着漫山桃树,语气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在武陵山区的晨光里,桃叶沙沙作响,新结的幼果正沐浴阳光生长。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科技赋能、渠道创新与产业融合的实践,正为乡村振兴勾勒出鲜活的注脚。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