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8:37:00
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通讯员 郑顺雷
“小方坯表面有星形裂纹,轧制出的成品有缺陷,影响了钢坯的成材率。”
“铸坯表面有纵裂纹,影响了高端客户的订单交付,这是钢厂的共性问题。”
“中碳冷镦钢的淬透性不足,难以满足汽车紧固件的高标准要求。”
“在降本增效的同时实现低碳生产,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答题。”
……大伙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热烈。
河北省金属学会联合华北理工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高校专家,来到澳森特钢开展现场调研和技术交流。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摄
近日,辛集市澳森特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澳森特钢”)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河北省金属学会联合华北理工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高校专家,组建“科创河北”科技服务团,与企业技术团队一起针对生产工艺优化进行课题攻关。
澳森特钢成立于2002年,历经20余年发展,已从单一炼钢企业成长为涵盖钢铁生产、金属深加工、环保、物流等九大业务板块的综合性集团,连续15年入选中国制造业500强。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与下游客户需求升级,公司面临的产品质量稳定性不足、工艺技术瓶颈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澳森特钢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关口,亟需加快技术攻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由于澳森特钢是当地的支柱型企业,辛集市科协一直关注其发展,于是,他们牵头组织河北省金属学会生产工艺优化攻关科技服务团,赴澳森特钢开展现场调研和技术交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加快澳森特钢转型升级进程。
澳森特钢炼钢厂中控室工作人员眼睛紧盯生产现场屏幕进行操作。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摄
在澳森特钢连铸车间,热浪裹挟着金属气息扑面而来。连铸机旁,河北省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义俯身观察一截刚下线的小方坯,发现表面有星形裂纹。“这是典型的保护渣性能不匹配、结晶器冷却不均导致的问题。”他转身对澳森特钢技术中心产品研发科长赵彦岭说道,手中的测温枪在小方坯表面划过,显示屏上的温度曲线剧烈波动,“结晶器冷却不均,温度差超过20℃,得重新设计水口分布。”
赵彦岭眉头紧锁,翻动着手中的生产记录:“连铸拉速1.8米/分钟,结晶器振动频率120次/分钟,已经是设备极限了,再降产能跟不上订单。”
科技服务团专家王杏娟教授是由华北理工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组建的现代冶金与先进钢铁材料团队的核心成员,在解决铸坯裂纹和板坯表面纵裂问题方面做过深入的研究。
“设备参数需要重新调整。”王杏娟教授接过话头:“我们团队在唐山一些钢厂做过类似改造,连铸拉速降到1.6米/分钟,结晶器振动频率提高到140次/分钟,裂纹率降了七成。”她指向结晶器边缘,“这里的圆角半径设计过小,导致应力集中,建议增加。”
连铸车间另一侧,河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朱立光教授与公司技术人员调试新安装的高精度测温仪与智能控制系统。“连铸过程温度波动必须控制在±5℃以内,这套系统能动态调节水量。”朱立光说。
澳森特钢力学实验室新引进的冲击试验机智能化程度高、效率高,可检测棒材产品抗拉强度等力学性能。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摄
中碳冷镦钢虽然个子小,用途可不小,被广泛应用在螺丝、螺母制作上,紧固件厂家需求量很大。
在澳森特钢实验室,中碳冷镦钢样品在显微镜下显露真相。河北省金属学会炼钢专家王恭亮将一份竞品分析报告摊在桌上:“他们的冷镦钢中硼含量控制在0.002%,而你们的是0.005%,淬透性差异就在这里。”
澳森特钢技术中心郗广照恍然大悟:“原来是淬火硬度不均匀,难怪客户抱怨钢结构螺栓的加工硬化有问题。”河北省金属学会连铸专家丁辉补充道:“锰和钛的含量也得下调,此外,还要优化轧制工艺,对淬火温度进行调整,让残余应力减少,提升组织均匀性,让废品率下降。”
经过几个月的科技攻关,澳森特钢的技术改造初见成效:小方坯裂纹率从3.2%归零,连铸坯表面缺陷率降到0.5%,新配方的钢结构螺栓硬度合格率跃升至98%,中碳冷镦钢淬透性稳定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澳森特钢通过推进技术与工艺的革新,实现产品结构迭代升级,打造高端优质拳头产品,如汽车弹簧钢、轴承钢、齿轮钢,制作轮胎骨架的帘线钢等优特钢,冷镦钢系列产品约占邯郸永年中高端产品的25%。满载冷镦钢产品的卡车驶向永年紧固件厂家,王杏娟望着远去的卡车感慨道:“以前总说产学研脱节,现在咱们的论文真变成生产线上的真金白银了。”
澳森特钢技术中心工作人员(右一)介绍公司新引进的自动化力学试验机。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摄
据了解,“科创河北”是河北省科协打造的科技经济深度融合的服务品牌,致力于推动专家和企业合作,构建资源整合、供需对接的技术服务和交易平台。
辛集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张宏表示,近年来,辛集充分发挥“科创河北”平台专家、学会组织人才优势,帮助企业科技工作者提升业务技能,解决企业生产中卡脖子技术难题。组织省级科技专家服务团,根据企业科技创新需求,建立对接帮扶机制。科协牵线搭桥,帮助企业引进、培育更多的高端人才、更多的先进技术,为辛集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