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科学岛田野“创事记”|田里有个“草莓工厂”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09:51:00    

  中安在线 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酸酸甜甜的草莓,口感好、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合肥市长丰县是我国最大的草莓种植基地之一,来自合肥“科学岛”的科研人员在这里建立起“智慧农业谷”,做起“草莓”文章,助力果农增收的同时,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未来。

智慧农业谷数字草莓示范园航拍

  一排排整齐的草莓植株,就像一条条先进工业生产线,草莓生长在一排排营养基质里,根部有水肥一体化装置,顶部有补光灯,房间里有温度、湿度以及空气和土壤中的成分等感应分析设备,在26平方米的小“车间”里,整齐的5层“生产线”上生长着2000株草莓种苗。

  “如果用传统的种植方法,可能要使用十倍以上的土地,才能栽培同样多的草莓植株。”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智能所副研究员、智慧农业谷副总经理李伟告诉记者,相较于传统的种植方法,这种“草莓植物工厂”可以实现密集化种植,同时还能保证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据介绍,目前,科研团队还在研究不同品种的基质培养,以及实现一年四季草莓的不间断挂果。“未来,一座城市可能只需要一间这样的草莓工厂,就能实现全年优质草莓的市场供应。”

草莓植物工厂秧苗检查

  在“智慧农业谷”里不仅有这样充满赛博感的未来农业,还有更多“接地气”的助农研究。

  “这里培育着230多个草莓品种,是草莓的种质资源库。”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智能所博士后,智慧农业谷设施农业系统集成中心副主任范爽告诉记者,在占地8000多平方米的草莓工厂里,主要开展着草莓数字化栽培研究试验和示范推广工作。

  在这座大型种质资源库上方,自动巡检机器人正在来回不停地观察着草莓的生长状况,据范爽介绍,机器人既可以自动利用自身的高清摄像头,甄别草莓生长情况,也可以人工操作,实现远程巡检。

草莓自动巡检机器人

  此外,自动温控、补光设施、棚顶自动开关的窗帘和通风扇、大棚周边的湿帘……放眼望去,草莓工厂里全是科技含量十足的农业设施,目前其中部分设施已经被推广应用在了国内多个农业生产基地,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农艺师张珂迪告诉记者,草莓工厂里还在开展优质“红颜”草莓苗的插引培育工作。

  据她介绍,草莓工厂里繁育的优质穴盘苗相较于普通的裸根苗,有成活率高、病虫害少、早挂果的优势。“大概提前15天左右上市,从而获得更好的市场价格。”目前,通过扦插的方法,草莓工厂里每年能繁育30万株左右的穴盘苗,相关订单来自全国各地,广受市场欢迎。

  据悉,通过这些农业设备和优质育苗,可以大幅减肥减药,实现农业绿色有机生产。

李伟(中间)和青年科技工作者交流

  “每年我们都会迎来很多科普夏令营的学生,通过向孩子们讲解这些设施农业,可以激发孩子们对农业科技的兴趣,引导他们将来投身到这项科研事业中来。”

  今年30岁的范爽表示,作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他觉得,在大田里做研究和在实验室里做研究同样重要,许多在实验里考虑不到的细节,走到田间也许就是影响结果的关键。“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更希望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带来实实在在的贡献。”

  在采访的最后,李伟告诉记者,他们希望通过智慧农业谷数字草莓产业园示范平台,把草莓种植相关高新技术推广到全国各地,助力整个草莓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记者 张毅璞 朱晓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