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09:55:00
新闻发布会现场
4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深入开展‘六个行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区域合作深化行动”专场,邀请自治区商务厅、发改委、农牧厅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以区域合作深化行动为重要抓手,全力书写高质量建设国家向北开放“桥头堡”新篇章。2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合作深化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印发,从国际、国内、区内3个维度,推出3个方面21条具体举措,奏响对内、对外协同发展的强劲乐章。
国际合作:“走出去”“引进来”双向发力
凭借内联八省区、外接俄蒙的独特区位优势,内蒙古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关键节点与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门户,持续拓展国际合作版图。2024年,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经济合作区获批,成为全国第三个跨境经济合作区;口岸货运量连续两年破亿吨,外贸进出口总额首超2000亿元,实际使用外资37亿元,对外投资53.6亿元。
2025年,内蒙古锚定更高目标:“走出去”方面,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为核心,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拓展与东北亚、中亚、欧洲等地合作,力争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2200亿元。一季度,全区进出口额达477.1亿元,二手车出口量同比增长27.28%,边民互市贸易额暴增240.1%。“引进来”层面,自贸区创建、综保区升级加速推进,计划实现口岸货运量超1.3亿吨、中欧班列到发量超500列。一季度,呼和浩特、鄂尔多斯、满洲里3个综保区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2.8%,班列开行量、口岸货运量、进出境客运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国内合作:多维联动激活发展动能
对内合作领域,内蒙古多管齐下。京蒙协作持续升温,2024年教育、科技、医疗等领域成果丰硕。2025年,“六个倍增计划”与“四项行动”全面铺开,计划建设78个产业园、135个协作项目,推动150亿千瓦时绿电、超300亿元蒙品进京。一季度,2.45万农牧民通过劳务协作就业,490名北京专家接诊疑难患者3.5万人次,108个“京资”项目签约落地。
同时,内蒙古积极承接产业转移,2024年引进国内到位资金5573.1亿元,2025年依托十大产业集群,借助中蒙博览会等平台,力争引资超5700亿元。一季度,新签500万元以上项目376个,到位资金同比增长37.7%,来自京津冀、长三角等地的资金占比超七成。此外,能源、农牧业、文旅等跨省合作同步推进,新能源外送、科创飞地建设、“内蒙古味道”推广等项目稳步实施。
区内协同:差异化发展绘就均衡图景
针对东中西部发展差异,内蒙古着力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建立呼包鄂与蒙东协作机制,推进东部与东三省联动;推动呼包鄂乌同城化,聚焦人工智能、稀土等领域培育新增长极;提升环乌海工业园效能,挖掘巴彦淖尔资源潜力。目前,内蒙古正筹备东、中、西部片区会议,配套政策也在紧锣密鼓制定中。
未来,内蒙古将紧扣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持续深化区域合作,构建功能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新格局,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展现更强担当,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文·摄影/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张巧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