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国评论员看四川|​看似难实为喜,外贸以变应变谋破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8:31:00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邓辉林

第137届广交会吸引了全球目光。在这场被誉为中国外贸“风向标”与“晴雨表”的盛会现场,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碰到了两件“难事”。这两件“难事”背后,却蕴含着令人欣喜的信号。

采访难。每当记者到达一家企业的展台时,便会发现展台上摆放的四五个小圆桌接待位都坐得满满当当。工作人员忙着跟采购商沟通,采访只能见缝插针地进行。

交流难。本届广交会第一期,境外客商增长超两成,连英语都有韩国味儿、非洲味儿、中东味儿等好几种口音,记者和客商交流有时只能请企业工作人员当翻译。

看似难事,实为喜事。采访难,反映出川企在广交会上人气火热、业务繁忙,反映出川企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受到广泛欢迎。像人气值“拉满”的四川省利拓汽配有限公司,不光匹配电动汽车新车型的配件备受青睐,还收获了意向订单,对今年出口增长信心满满。交流难,映射出川企海外市场的多元和广阔。四川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产品主要面向拉美、欧洲、日韩等市场的出口大户,其工作人员能够熟练运用“带口音”的英语与客户沟通,这背后是企业对多元市场的深刻理解和积极布局。

川企在第137届广交会上的亮眼表现并非个例。如成都市武侯区20余家企业携特色产品参展,部分企业已达成超200万美元意向订单。

“难事”背后的喜事,是川企在复杂外部环境下探新机、谋破局的有力之举,彰显出川企创新拓展市场空间、多元稳定市场格局的决心与魄力,为外贸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新挑战提供了新解法。

广交会上的川企好像一面镜子,是中国外贸企业以变应变、逆流而上的生动缩影。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中国外贸企业没有退缩,而是积极行动。有的加速布局国内市场,有的大力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各种方式抢抓订单。从产品出海到生态出海,广交会展现出中国外贸努力向上向新的决心,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外贸和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各级各部门应抓紧行动,加快出台实施相关政策措施,主动搭建更多优质平台,提供更贴心的服务,营造更优良的环境,以“五星级服务”助力川企降成本、拓市场、增订单、稳岗位、谋创新。四川的外贸企业应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广交会等国际知名平台,积极拓展全球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

政企携手,一道闯关突围,定能实现外贸稳量提质,为助力中国经济航船行稳致远作出应有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