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7:05: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波
3月30日,青岛地铁2号线燕儿岛路站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救援。一名六旬老人出站时突然倒地不起,作为乘客的医生与地铁员工迅速响应,通过心肺复苏和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协同施救,紧紧抓住了“黄金四分钟”,老人最终转危为安。
六旬老人电梯口猝然倒地 白衣天使破人群施救
3月30日11时42分,青岛地铁2号线燕儿岛路站上演惊险一幕。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在出站扶梯处突然晕厥倒地,面色青紫失去意识。"车站控制室,扶梯处有乘客摔倒!"安检员李璐阳的呼救声通过对讲机撕裂了平静。服务中心岗丁国兰率先抵达现场,发现老人已无自主呼吸、无意识且无脉搏,生死悬于一线。
千钧一发之际,一位身着便装的男子拨开围观人群:"我是青岛眼科医院医生,让我来!"这位未留姓名的白衣天使当即解开老人衣领,十指交叠实施胸外按压,标准的急救动作让在场人员心头稍定。
AED除颤仪助力 人工呼吸唤醒生命体征
接到警报,值班站长吴修宇一刻不敢耽搁紧急携带着"救命神器"AED飞奔而至。与医生简单交接后,地铁应急小组立即展开专业救援。吴修宇熟练地撕开电极贴片,AED语音提示随即响起:"建议电击,请所有人离开!"随着除颤仪首次放电,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继续心肺复苏!"电子指令声中,吴修宇接力进行胸外按压,并俯身进行人工呼吸。当AED接连放电后,奇迹出现了——老人胸腔突然出现微弱起伏!"有呼吸了!"现场爆发出压抑的欢呼,但救援人员手上的动作丝毫未停,持续施救直至120急救车抵达。
"堵在嗓子眼的气终于缓过来了" 4600名持证者守护生命线
当救护车呼啸而去,浑身汗湿的吴修宇仍紧攥着对讲机。数小时后医院传来好消息:老人已脱离生命危险。"听到这个消息,堵在嗓子眼的气才缓过来。"这位“90后”站长说。家属致电道谢时,他们才知道救人的医生始终未留姓名。
这场教科书般的救援背后,是青岛地铁构建的立体生命防线,据悉,目前青岛地铁全线网209台AED实现"黄金4分钟"覆盖,4600名持证救护员分布各站,每班次至少3名"急救卫士"在岗。自2022年以来,这套体系已成功挽救9条生命,刚刚斩获"青建杯"应急救护大赛团体冠军的地铁团队,用专业素养诠释着"畅达幸福"的深层内涵。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