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万企“上云”到千业“智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2:17:00    

“毫秒级无线通信时延传输对现代工业意味着什么?这是实现生产本质安全与运营效率跃升的核心密钥。”贵州磷化集团员工徐智指着中控大屏上的实时数据流说道。近年来,贵州磷化集团引入工业级5G专用网络,打造可靠、精益的工业生产网,有针对性地解决环境监测、安全生产、装备能源等管理需求。

机器狗巡检

在绵延数公里的化工装置区,搭载无人机与机器狗正执行立体巡检任务,其采集的设备振动、温度数据通过5G网络即时回传至数字孪生平台;作业人员佩戴的AR智能眼镜,将现场画面与设备三维模型叠加呈现,专家团队可远程指导突发状况处置;分布于高危区域的智能监控装置,运用边缘计算技术实时识别人员防护装备穿戴情况,自动触发电子围栏预警系统。

"仿佛整个厂区被编织进智能安全网。"徐智这样形容他的工作体验,大量工业设备链接“上云”,曾经危险系数较高的工作内容被机器取代或被数据守护。让员工更有安全感的同时,企业的获得感也真真切切——5G+工业互联网运用到具体生产环节,改善传统制造方式信息采集不足,效率提升提高30%左右,人员可以降低20%到25%。

数字化指挥中心

作为我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省积极推动数据应用赋能千行百业,加速推进有色、煤矿、化工等行业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广重点行业和领域大模型应用,目前“上云用云”企业超过3万家,数字经济增速连续九年位居全国前列。

“贵州工业云是全国第一个为政用、商用提供服务的云平台,也是率先成为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首批国家级工业云平台试点示范。平台为工业企业提供端、网、云智能连接应用的云资源、云软件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工业品供需交易、产能供需交易、工业大数据分析应用等诸多的云服务。”贵州航天云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文峰说。

作为较早与贵州航天云网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企业,贵阳顺络迅达尝到了工业互联网带来的提质增效降本的“甜头”。

在贵阳顺络迅达片式绕线电感生产车间,自动化设备如列队般整齐排列,高速旋转中展现着惊人的效率,工作人员只需轻轻一扫手持终端的工单,那些如同米粒般微小的电子元器件便会在“数字大脑”的精准指挥下,自动完成一系列精细的工序,最终变为片式电感成品。

自2018年起,贵阳顺络迅达依托贵州工业云,率先引入大数据信息化管控系统,逐步构建起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生产管理执行系统(MES)、人力资源管理系统(EHR)、企业管理系统(NBS)和办公管理系统(OA)等,形成数字化工厂综合一体化平台。这一系列的智能化升级,让“智慧大脑”的触角深入生产管理的每一个角落,让贵阳顺络迅达的生产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

贵州工业云

“对传统制造业来说,推动企业上云,进行数字化技术改造可以为传统产业提升品质标准化的程度,提高效率,同时还能为企业打造精准化的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以制造业数字化重塑传统产业竞争力,并以此为标杆带动更多企业转型升级。”杨文峰说。

通过多年的建设运营,贵州工业云实现了工业大数据在企业的深度分析和应用。目前平台活跃企业达14456家,接入生产设备超2万台,汇聚工业产品7655个,解决方案260个,案例143个,累计带动了近3000家企业上云用云。已建成的工业物联网、智能制造、产能协同、产品服务等功能板块,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监控、物流追踪等智能化改造。

在贵州,先进算法与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激发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强劲动能,大数据的先发优势正转化为人工智能发展的强劲动力,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齐头并进,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日益壮大,应用场景日臻丰富…

翰凯斯自主研发的Robobus斩获贵州省首张载人测试牌照,其研发的人工智能AI自动驾驶算法,实现了40公里时速以内L4级自动驾驶,重构了城市出行方式。

“39AI全科医生”医学大模型

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2023年推出了“39AI全科医生”医学大模型,截至2024年12月底,“39AI全科医生”已在贵阳市的182家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使用,累计提供咨询及问诊服务达40余万次,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从万企上云到千业智变,从数据洼地到算力枢纽,贵州十年时间,发展大步跨越。当数字技术深度重构生产要素,当智能转型全面激活产业基因,这条"黄金十年"的发展曲线,正在勾勒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贵州新风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旭婉婷

编辑 袁航

二审 谌贵璇

三审 孙晓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