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昨天23:00后入睡的鹤城人,速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09:17:00    

23点,有的人已经进入梦乡

有的人则在熬夜玩手机……

在医生看来

22点睡还是23点睡

看起来只是差了一个小时

实际上

对健康的影响差了一大截


22点和23点睡觉,差距在哪?

综合来看,这两个入睡时间对健康的影响,主要有以下4个区别:

22点入睡,精神状态更佳

你可能早有体会,哪怕只是提前一小时睡觉,第二天的精力和情绪状态也大不一样。

2020年《睡眠》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就显示,如果夜间睡眠比平时少,第二天情绪会变差,更易发怒。

22点入睡,相当于搭上了褪黑素的“便车”

褪黑素的作用是帮助睡眠,它的分泌受光线影响具有昼夜节律性:

  • 白天,褪黑素的分泌维持在较低水平;
    • 22点左右,褪黑素的分泌开始陡然增加。

    22点入睡,正好与褪黑素大量分泌的时间相契合,可以充分发挥其促进睡眠的作用,提高入睡效率。

    如果推迟入睡时间,褪黑素已经大量分泌一段时间了,对敏感的人来说可能会出现“困过劲儿反而不困了”的感觉。

    22点入睡,更贴合古人讲究的“子午觉”

    古人一直讲究“睡好子午觉”,子时,即23点~1点。“子觉”说的是已经进入睡眠状态,最好是进入深睡眠,而不是说23点才开始上床。

    人进入深睡眠的时间通常为30~60分钟,可根据自身情况判断入睡时间,最晚不宜超过23点,6点~7点醒来即可。

    22点~23点入睡,心梗风险最低

    2021年,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表在《心血管医学前沿》上的研究发现,工作日22点至23点就寝的人,心梗发病率最低,具体来看:

  • 22点至23点就寝的人,心梗发病率为5.1%;
    • 22点以前就寝者,该数值为6.9%;
    • 23点至24点就寝者,该数值为7.0%;
    • 24点后就寝者,该数值为9.2%。

    什么是好睡眠?

    要入睡快

    晚上关灯上床,放下手机后

    在10~20分钟入睡

    睡眠应当有一定的深度

    呼吸深长、均匀,不易惊醒

    夜间不起夜

    或者起夜小于两次

    没有从梦中惊醒的情况

    醒来以后会很快忘记梦境

    起床容易

    早晨起床后精力充沛、精神好

    白天不觉困倦

    头脑清晰,工作效率高

    判断失眠的3个标准


    ① 入睡困难

    入睡超过30分钟


    ② 睡眠维持困难

    醒后再入睡超过30分钟


    ③ 早醒

    比平时提前醒来超过30分钟


    以上情况

    一周超过3天

    再加上有以下临床表现

    就表示你需要好好睡觉了

    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工作能力变差、运动技能下降、容易生病、看不清、皮肤变差、白天打盹、易饿、体重增加、易冲动。

    快速入眠小习惯

    ① 固定时间睡觉

    每天固定时间睡觉

    睡前2小时可尝试把房间光线调暗


    ② 睡前减少刺激

    睡前4小时内不要吸烟

    或饮用咖啡、浓茶等饮品

    ③ 睡前少看手机

    睡前最后半小时可以关掉或远离

    手机、Pad等电子设备

    ④ 养成条件反射

    除了睡觉和性生活

    尽可能不要呆在床上

    养成床于“困”之间的条件反射

    ⑤ 午睡不宜过长

    午睡一般不要超过30分钟

    15点后最好不要午睡

    ⑥ 营造舒适环境

    存在睡眠呼吸障碍的人群

    需要科学调整睡姿

    有颈椎问题的人群

    需挑选适合自己颈椎曲度的枕具

    选择软硬度适中的床垫

    定期清洗更换床单、枕套等床上用品

    营造舒适睡眠环境很重要

    ⑦ 减少过度补觉

    如果到了周末等节假日

    也不要过度补觉

    建议尽量同一时间段入睡和起床

    如果都尝试了以上的方法和技巧,依旧难以入睡,或经常过早醒来,感觉睡得很浅影响第二天的精力等等,那么则建议去医院就诊了。

    ――― ★ ―――

    稿件来源|新华社 生命时报 看齐综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向原创致敬

    看齐编辑|冯丽娜

    相关文章